關於情緒

好像很久沒發文了,所以趁著半夜有時間,講一下這個。希望新年新希望,我可以慢慢把一些工作之餘的經驗分享出來,讓大家有文字得以參考。

台灣人不太喜歡講情緒,我們很容易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求孩子不要有情緒,但是生活中,我們時時刻刻可以碰到別人的情緒炸彈,所謂情緒炸彈,常常是情緒上的遷怒。

但實際上,情緒是無所不在的,我們有理性的腦袋替我們整理思路,那就有感性的腦袋幫我們抒發感受,這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。

所以,要有好的EQ,要首先願意正視自己的情緒,願意承認自己的情緒!這就是所謂的「自我覺察」。

我們可以這樣練習,問問自己「我現在的情緒感受是什麼?」然後進一步練習,問問自己「這樣的感受讓我回想到什麼樣的相關經驗?」「這個經驗還有沒有帶來其他的感受呢?」「我喜歡的是什麼?」「不喜歡的又是什麼呢?」

所謂自我覺察的練習,都是這樣開始,情緒沒有好與壞,是經驗的一部分,經驗會引發情緒,而類似的情緒也會勾起不同的經驗,所以情緒堆堆疊疊越來越複雜,當我們練習了自我覺察的方式,就比較容易把情緒釐清,當我們把情緒釐清了,滿足了自己情緒上的照顧和需要,自然而然就較少會出現遷怒的情況。

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兒童團體,我很喜歡帶著小朋友們分享自己每週印象深刻的事情及情緒,因為這就是個練習,讓孩子有機會及時表達並且被照顧到自己的情緒,隨著大人的示範,孩子也會慢慢內化這些情緒表達和照顧方式。

我在家長團體裡面因為時間有限,少有機會一一照顧家長的情緒,但我覺得自我覺察絕對能幫助親職效能的提升,唯有我們自己理解的經驗與智慧,才有辦法帶給孩子。

#情緒是什麼? #情感教育 #父母很難為但當作修行也不錯

Previous
Previous

留點空白給孩子

Next
Next

關於分化的功課